红桃视频

生资榜样|张克万晴:从“发抖小白”到国奖选手,她用勇气破茧成蝶

时间:2025-06-27 作者:徐意然 来源: 浏览:

引言

在2024年北京市“挑战杯”主赛道银奖的领奖台上,23级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张克万晴的笑容格外耀眼。从办公软件小白到连获3项国家级、5项市级竞赛大奖,她的逆袭故事诠释了“抓住每个发抖的机会”的成长哲学。


一、“发抖”的起点:破茧而出的勇气

回忆起成长路上的关键转折点,张克万晴毫不避讳曾经的青涩:

技术困境:大一时因PPT制作生涩想退出团队,却在深夜反复模仿国奖路演视频;

72小时鏖战:三创赛前通宵修改方案,把答辩稿演练到“说梦话都在背稿”;

刻意练习:主动承包所有课程汇报,把讲台变成“抗发抖训练场”。

“不甘心认输的念头,比害怕更强烈。”她这样形容那段破茧时光。

二、跨专业组队的“化学反应”

作为“农林杯”创业竞赛二等奖获得者,她的团队构建智慧令人称道:

专业互补:联合会计、法学同学组队,让项目兼具技术性与落地性;

细节制胜:答辩时统一正装,分工操作产品模型、发放项目书;

话术打磨:提炼“1分钟产品痛点”核心逻辑,成为评委印象加分项。

“差异不是障碍,而是创意的火花塞。”

三、时间管理的“降维打击”

张克万晴的备赛策略堪称“大学生竞赛教科书”:

黄金沉淀期:大一起提前半年打磨项目书,抢占先机;

学长资源库:通过企业微信向获奖者“偷师”经验模板;

精准迭代:每个版本保留修改痕迹,形成可视化成长轨迹。


结语

从发抖的新生到自信的竞赛达人,张克万晴用三年时间完成了“勇气的进阶”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:成长的契机,往往藏在那些让你双腿发颤的挑战里。
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网站编辑部部长

友情链接更多 >>